Linux服务器--storcli使用
Linux服务器 raid卡
RAID 概述
RAID(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,独立磁盘冗余阵列)是一种将多个物理硬盘组合为一个逻辑卷的技术,旨在提高数据性能、可靠性或容量利用率。
RAID 可以通过软件(OS 层)或 硬件(RAID 卡) 实现。在服务器环境中,通常使用硬件 RAID 卡,因为它能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更可靠的故障恢复能力。
常见 RAID 类型介绍
| RAID 级别 | 硬盘数量 | 特点 | 优点 | 缺点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RAID 0 | ≥2 | 数据条带化(Striping) | 读写速度快 | 无冗余,一块盘坏全部数据丢失 |
| RAID 1 | 2 | 数据镜像(Mirroring) | 数据安全性高 | 容量利用率低(50%) |
| RAID 5 | ≥3 | 条带化 + 校验(Parity) | 性能与安全平衡 | 重建时间长 |
| RAID 6 | ≥4 | 双重校验 | 更高容错性 | 写入性能略低 |
| RAID 10 | ≥4 | RAID1+0 组合 | 高性能高安全 | 成本较高 |
RAID卡的组成与功能
典型的服务器 RAID 卡具备以下功能模块:
缓存(Cache):加速读写性能,有时带电池保护(BBU 或超级电容)。
控制芯片:负责计算校验、分配数据条带。
管理接口:通过 BIOS 配置界面(如 Ctrl+H、Ctrl+R)或命令行工具(如 MegaCLI, storcli, hpacucli)进行管理。
驱动支持:操作系统识别 RAID 卡后,会显示逻辑卷(如 /dev/sda),而非单个物理硬盘。
进入RAID管理界面(以3260控制卡为例)
1、进入BIOS、高级设置,选择PCI设备内置驱动器
2、进入RAID管理界面
3、先进入配置管理
4、清除配置
5、进入虚拟硬盘管理界面
选择创建虚拟磁盘种类
6、在控制卡管理可以看见已经创建好的虚拟磁盘
RAID卡管理
关于RAID 管理命令行工具storcli可以参考下面的文章
Linux服务器–storcli使用
系统识别
RAID 阵列创建完成后,操作系统(如 Linux)只会识别到 RAID 卡创建的逻辑卷,例如:
1 | lsblk |
常见问题
1、raid 卡处于ubad 状态
检查是否掉线其他异常后,手动设置ugood
2、raid卡报警,滴滴声
需要可重新格式化并初始化(Initialize Disk)
3、RAID 卡组盘后系统无法识别硬盘
RAID 阵列在 BIOS 中创建成功,但系统安装界面中看不到磁盘。在安装操作系统时加载对应 RAID 驱动。








